分类:留學新聞
美国奖学金居然有这么多的秘密,不知道你就亏大了!+ 查看更多
美国奖学金居然有这么多的秘密,不知道你就亏大了!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19-06-24 12:36
作者:网站编辑
众所周知,去美国留学,昂贵的学杂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些吃力,申请奖学金便成为首选。就算有的童鞋家里有矿,但能拿到奖学金,锦上添花的事依然值得争取。今天学霸君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美国奖学金申请的“秘密”:
先了解美国大学奖学金的种类:
1. Scholarship - 奖学金
美国大学奖学金的形式可以是规定一定的金额数量,作为特定的奖学金形式,如经济学奖学金,研究生奖学金等颁发给成绩优异的学生。而全额奖学金,则随学院规定的学杂费高低而不等,并且名额有限。奖学金通常有多种形式。一般每个学校或者学院都会设置不同种类的奖学金,学生可以同时申请两种以上的奖学金。通常来说,获得奖学金的几率要比获得助学金的几率要低一些。

2. Fellowship - 助学金
助学金是金额最高的奖学金之一。一般情况下,如果获得了一所学院授予的助学金,就等同于获得全奖,除了免学费杂费、住宿费、保险费、书本费之外,助学金还会提供学生一定金额作为其个人消费费用。
助学金在申请过程中竞争尤其激烈,一般除了要求较高的TOEFL,gre或gmat成绩外,还要有较好的GPA、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。这些材料的准备要凸显你的与众不同,才能顺利地拿到全额助学金。

3. Tuition Waiver - 学费全免
在美国学院中,有的设有全免学费的研究生奖学金,有的学院把它作为Scholarship的一种,有的学院把它单独列出。实际上Tuition Wavier并不在奖学金的范畴,而是属于经济资助。这是中国学生,尤其是非理工类申请人拿的最多的一类资助。
它也是非服务性资助中发放最多的,最容易申请的一种,但由于学费只是总花费的一部分,所以如果要获得足够的资金,还需同时申请其他形式的奖学金。
学生如果可以获得学费全部减免,就是大学通常所说的“半奖”。如果再拿到RA/TA就属于“全奖”了。

4. RA/TA - 助研/助教
RA/TA属于服务性奖学金,获得此类奖学金的学生每周要担任12-20小时的辅助教学或研究工作。这种经济资助只提供给硕士或博士申请者。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以上级别的中国学生来说,获得奖学金的几率会比本科生或本科转学生大得多,多数都是以拿到这两种服务性薪金的一种来获得全奖的。
多数美国大学对GRE、GMAT的成绩不设置最低线,申请人只要硬性条件过硬,并注意申请技巧与方法,是完全可以拿到全奖的。

5. On Campus Job - 校内打工
On Campus Job也是服务性薪金的一种,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校内工作来获得一定收入。校园工作包括在大学食堂、书店、图书馆或健康俱乐部等地方打工,或者在大学的行政办公室帮忙。
美国移民局规定,国际学生可以在校内合法工作,每小时最低为5.15美金,每周最多可以工作20小时,假期可以工作40小时。


语言成绩、在校成绩、学历、奖励和荣誉、工作经验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申请奖学金的成功率。
1. 语言成绩
美国大学把申请人“标准考试”的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。其中TOEFL考试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考试,它仅作为一个基本要求,即要求应达到所申请的美国学校TOEFL的最低分数线,但对申请奖学金资助没有实际上的帮助。gre、gmat属于能力测试,其分数反映的是考生学习、思维能力的高低,是影响奖学金资助的标准考试。
申请人的高中成绩或是大学成绩均采用两种形式来表现,一种是GPA即“平均成绩点数”;另一种是“Rank”,即“毕业名次”。这两种形式是美国大多数学校衡量申请人学业成绩的标准。
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以上级别的奖学金资助,要比申请本科奖学金容易得多。如果申请人在国内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,再申请美国的硕士或博士学位,会占有很大的优势。许多申请人往往大学未毕业就着手准备出国申请,以便毕业后立即到美国继续深造。
学生所受的奖励和荣誉是学生能力杰出的具体表现。除了校内的一些奖励外,校外的社会荣誉、大型学术竞赛或活动的奖励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,这些都对申请奖学金有帮助。
美国大学不仅关心学生的学术能力,也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。如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就占有很大的优势。理工类专业对申请人工作经验的要求,一般涉及的是设计、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经验。如果学生想申请助研金和助教金,具有助教与助研的工作经验则很必要。 关于以上五点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的条件,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,当然,不同的学校奖学金申请的条件也不同。

下面分享一篇留美童鞋分享的当助教的经验
在美国大学里读学位的不少中国留学生,都做过一些助教工作。细分下来又有教学助理和研究助理之区别,前者叫TA(Teaching Assistant)助教,后者是RA(Research Assistant)助研。这是美国大学对拿奖学金的国际学生提出的要求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拿钱就得干活儿。当然从积极方面来讲,这也是深入了解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前沿的绝好机会。
理科专业的学生做RA的比较多,导师都是科研牛人,出出思路,实验室里的事儿基本上都给研究生做。而做TA要求英语流利,多是给低年级或本科生上课或者做辅导,要求非常流利的英语水平。这个对于刚到美国的外国人来说不容易。
从中国去的研究生里还是做RA的相对多一些。一份全额奖学金包括免除学费外加生活津贴,要求每周工作一定的小时数。由于美国大学学费很贵,占了大头,而每月发放的生活津贴,也刚够支付房租、伙食、医疗保险、书本,以及交通费等。
我在美国读的是纯文科专业,博士期间做了4年的RA,靠着助研工作所得的奖学金支持完成了全部学业。每学期开始由系里指派去帮哪个教授干活,每周12~16个小时。4年下来跟过7位不同脾气秉性的教授,干过大大小小一干杂活儿,想起来挺有意思。

入学第一学期给S教授做助教,做的第一件事儿就很有趣。新学期开学,S教授代表系里在他家里搞个周末迎新party,邀请系里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参加。教授让我负责落实请柬和日常联系。不用说,这次聚会之后大家都认识我了。
平时做得大多数的助教工作还是教学方面的,如帮教授们复印、准备好上课材料,管理网上课程,定期整理系里图书室,制作会议PPT,查借图书资料,做数据统计分析,系里网页的更新,整理办公室文件等。其中,数据分析处理和网上课程这两项工作后来我做得极其熟练,以至于系里哪位教授有这方面的活儿都来找我,还有一些是外边来的带经费的。
助教工作中,我干过的最有技术含量的活儿,是帮L教授看一个印度学生的博士论文以及她主编的期刊投稿,写出评论意见。这当然是第二年才能干的。看期刊投稿是件长学问的事儿,能了解到很多研究选题和设计。我一般是草拟出几条意见以电子邮件发给教授,供她参考。

还有就是学术会议的PPT也没少做,教授要去开会了但没时间准备,我按照她的论文内容框架和要求做好。L教授看完改一改就拿去用了,有一些还是美国全国性会议的主题发言。最不愿意干的一份工作是给T教授整理办公室,这活儿干了小半年。这份工作哪里需要找个博士生来干?但又不能撂挑子。
还有一段时间,系主任要求我们每周通过电子邮件汇报一次工作量,都干过什么活儿及用了多少时间,这种被监控的感觉也让人心里不爽。不过算一算账才知道,每周都干不满规定的时间。
给不同的教授做助教,情况待遇有时会截然不同。与Z教授一起工作的半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。副系主任Z教授是两系合并时来我们系的,这位50多岁的白人女士,个子不高,体态臃肿,性格直爽,楼道里经常能听到她爽朗的大笑声。Z教授似乎很有人缘儿,跟谁都很聊得来。

我帮Z教授做助教干的第一件事,是给调整后的系里更换互联网主页,还要更新补充新内容。于是我们一起重新设计栏目和功能,并在技术部门帮助下为每一位教授新设计了介绍页,加拍了照片,还有教授们的学术成果列表。并且把以前零散信息按类别和层次一一梳理清楚。
如此忙碌了两个多月,推出的新系主页令人眼前一亮,界面简朴大气,内容也显得条理清晰。Z教授心里高兴,多次人前人后地说起我,后来连导师都知道了我们配合得很愉快。
11月的一天,Z教授邮件通知我到系里参加一个活动。我到了之后,看到全系的人在大厅里举办这一年优秀教师和助教的表彰活动。一会儿我听到了主持人读到了我的名字,真没想到我居然被推荐获得了最佳助教奖!上台领奖时,我看到Z教授坐在下边笑得尤为灿烂。
此前我做了近3年的助教也没听说过什么奖励,一直认为拿奖学金干活是份内事儿。而Z教授虽其貌不扬,却有着金子一般善良的心,对我这个异国来的学生满是尊重和支持,给她做助教那半年最有成就感。
总的来说,美国大学里的大多数教授都是很好的。研究和教学活动有着很强的独立性,不太容易派出什么活儿来。每周16个小时干不满是常事儿,拿着奖学金不用干活的时候居多。

我在美国大学做助教工作的经验是,教授有活儿叫你一定要痛痛快快答应,尽全力干好,不会做就去问去学,不能以功课作业多为由推脱,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。当好助教,态度第一重要。
在这里补充一点,在美国想获得奖学金也不止当助教一个途径,在申请大学时,可以到这些大学网站上查找奖学金信息以及申请办法。有些奖学金是针对整个大学的,有些是只针对大学下面的某个学院或专业的。

欢迎访问兆宏留学(世宇通教育咨询)美国留学教育,欢迎资讯世宇通留学顾问
了解更多留学资讯及各类干货,欢迎扫码下方二维码,订阅公众号
分享到:
分类:留學新聞
美国奖学金居然有这么多的秘密,不知道你就亏大了!+ 查看更多
美国奖学金居然有这么多的秘密,不知道你就亏大了!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19-06-24 12:36
文章来源:
作者:网站编辑
浏览次数:93
众所周知,去美国留学,昂贵的学杂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些吃力,申请奖学金便成为首选。就算有的童鞋家里有矿,但能拿到奖学金,锦上添花的事依然值得争取。今天学霸君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美国奖学金申请的“秘密”:
先了解美国大学奖学金的种类:
1. Scholarship - 奖学金
美国大学奖学金的形式可以是规定一定的金额数量,作为特定的奖学金形式,如经济学奖学金,研究生奖学金等颁发给成绩优异的学生。而全额奖学金,则随学院规定的学杂费高低而不等,并且名额有限。奖学金通常有多种形式。一般每个学校或者学院都会设置不同种类的奖学金,学生可以同时申请两种以上的奖学金。通常来说,获得奖学金的几率要比获得助学金的几率要低一些。

2. Fellowship - 助学金
助学金是金额最高的奖学金之一。一般情况下,如果获得了一所学院授予的助学金,就等同于获得全奖,除了免学费杂费、住宿费、保险费、书本费之外,助学金还会提供学生一定金额作为其个人消费费用。
助学金在申请过程中竞争尤其激烈,一般除了要求较高的TOEFL,gre或gmat成绩外,还要有较好的GPA、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。这些材料的准备要凸显你的与众不同,才能顺利地拿到全额助学金。

3. Tuition Waiver - 学费全免
在美国学院中,有的设有全免学费的研究生奖学金,有的学院把它作为Scholarship的一种,有的学院把它单独列出。实际上Tuition Wavier并不在奖学金的范畴,而是属于经济资助。这是中国学生,尤其是非理工类申请人拿的最多的一类资助。
它也是非服务性资助中发放最多的,最容易申请的一种,但由于学费只是总花费的一部分,所以如果要获得足够的资金,还需同时申请其他形式的奖学金。
学生如果可以获得学费全部减免,就是大学通常所说的“半奖”。如果再拿到RA/TA就属于“全奖”了。

4. RA/TA - 助研/助教
RA/TA属于服务性奖学金,获得此类奖学金的学生每周要担任12-20小时的辅助教学或研究工作。这种经济资助只提供给硕士或博士申请者。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以上级别的中国学生来说,获得奖学金的几率会比本科生或本科转学生大得多,多数都是以拿到这两种服务性薪金的一种来获得全奖的。
多数美国大学对GRE、GMAT的成绩不设置最低线,申请人只要硬性条件过硬,并注意申请技巧与方法,是完全可以拿到全奖的。

5. On Campus Job - 校内打工
On Campus Job也是服务性薪金的一种,学生通过学校提供的校内工作来获得一定收入。校园工作包括在大学食堂、书店、图书馆或健康俱乐部等地方打工,或者在大学的行政办公室帮忙。
美国移民局规定,国际学生可以在校内合法工作,每小时最低为5.15美金,每周最多可以工作20小时,假期可以工作40小时。


语言成绩、在校成绩、学历、奖励和荣誉、工作经验等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申请奖学金的成功率。
1. 语言成绩
美国大学把申请人“标准考试”的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。其中TOEFL考试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考试,它仅作为一个基本要求,即要求应达到所申请的美国学校TOEFL的最低分数线,但对申请奖学金资助没有实际上的帮助。gre、gmat属于能力测试,其分数反映的是考生学习、思维能力的高低,是影响奖学金资助的标准考试。
申请人的高中成绩或是大学成绩均采用两种形式来表现,一种是GPA即“平均成绩点数”;另一种是“Rank”,即“毕业名次”。这两种形式是美国大多数学校衡量申请人学业成绩的标准。
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以上级别的奖学金资助,要比申请本科奖学金容易得多。如果申请人在国内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,再申请美国的硕士或博士学位,会占有很大的优势。许多申请人往往大学未毕业就着手准备出国申请,以便毕业后立即到美国继续深造。
学生所受的奖励和荣誉是学生能力杰出的具体表现。除了校内的一些奖励外,校外的社会荣誉、大型学术竞赛或活动的奖励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,这些都对申请奖学金有帮助。
美国大学不仅关心学生的学术能力,也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。如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就占有很大的优势。理工类专业对申请人工作经验的要求,一般涉及的是设计、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经验。如果学生想申请助研金和助教金,具有助教与助研的工作经验则很必要。 关于以上五点申请美国留学奖学金的条件,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,当然,不同的学校奖学金申请的条件也不同。

下面分享一篇留美童鞋分享的当助教的经验
在美国大学里读学位的不少中国留学生,都做过一些助教工作。细分下来又有教学助理和研究助理之区别,前者叫TA(Teaching Assistant)助教,后者是RA(Research Assistant)助研。这是美国大学对拿奖学金的国际学生提出的要求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拿钱就得干活儿。当然从积极方面来讲,这也是深入了解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前沿的绝好机会。
理科专业的学生做RA的比较多,导师都是科研牛人,出出思路,实验室里的事儿基本上都给研究生做。而做TA要求英语流利,多是给低年级或本科生上课或者做辅导,要求非常流利的英语水平。这个对于刚到美国的外国人来说不容易。
从中国去的研究生里还是做RA的相对多一些。一份全额奖学金包括免除学费外加生活津贴,要求每周工作一定的小时数。由于美国大学学费很贵,占了大头,而每月发放的生活津贴,也刚够支付房租、伙食、医疗保险、书本,以及交通费等。
我在美国读的是纯文科专业,博士期间做了4年的RA,靠着助研工作所得的奖学金支持完成了全部学业。每学期开始由系里指派去帮哪个教授干活,每周12~16个小时。4年下来跟过7位不同脾气秉性的教授,干过大大小小一干杂活儿,想起来挺有意思。

入学第一学期给S教授做助教,做的第一件事儿就很有趣。新学期开学,S教授代表系里在他家里搞个周末迎新party,邀请系里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参加。教授让我负责落实请柬和日常联系。不用说,这次聚会之后大家都认识我了。
平时做得大多数的助教工作还是教学方面的,如帮教授们复印、准备好上课材料,管理网上课程,定期整理系里图书室,制作会议PPT,查借图书资料,做数据统计分析,系里网页的更新,整理办公室文件等。其中,数据分析处理和网上课程这两项工作后来我做得极其熟练,以至于系里哪位教授有这方面的活儿都来找我,还有一些是外边来的带经费的。
助教工作中,我干过的最有技术含量的活儿,是帮L教授看一个印度学生的博士论文以及她主编的期刊投稿,写出评论意见。这当然是第二年才能干的。看期刊投稿是件长学问的事儿,能了解到很多研究选题和设计。我一般是草拟出几条意见以电子邮件发给教授,供她参考。

还有就是学术会议的PPT也没少做,教授要去开会了但没时间准备,我按照她的论文内容框架和要求做好。L教授看完改一改就拿去用了,有一些还是美国全国性会议的主题发言。最不愿意干的一份工作是给T教授整理办公室,这活儿干了小半年。这份工作哪里需要找个博士生来干?但又不能撂挑子。
还有一段时间,系主任要求我们每周通过电子邮件汇报一次工作量,都干过什么活儿及用了多少时间,这种被监控的感觉也让人心里不爽。不过算一算账才知道,每周都干不满规定的时间。
给不同的教授做助教,情况待遇有时会截然不同。与Z教授一起工作的半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。副系主任Z教授是两系合并时来我们系的,这位50多岁的白人女士,个子不高,体态臃肿,性格直爽,楼道里经常能听到她爽朗的大笑声。Z教授似乎很有人缘儿,跟谁都很聊得来。

我帮Z教授做助教干的第一件事,是给调整后的系里更换互联网主页,还要更新补充新内容。于是我们一起重新设计栏目和功能,并在技术部门帮助下为每一位教授新设计了介绍页,加拍了照片,还有教授们的学术成果列表。并且把以前零散信息按类别和层次一一梳理清楚。
如此忙碌了两个多月,推出的新系主页令人眼前一亮,界面简朴大气,内容也显得条理清晰。Z教授心里高兴,多次人前人后地说起我,后来连导师都知道了我们配合得很愉快。
11月的一天,Z教授邮件通知我到系里参加一个活动。我到了之后,看到全系的人在大厅里举办这一年优秀教师和助教的表彰活动。一会儿我听到了主持人读到了我的名字,真没想到我居然被推荐获得了最佳助教奖!上台领奖时,我看到Z教授坐在下边笑得尤为灿烂。
此前我做了近3年的助教也没听说过什么奖励,一直认为拿奖学金干活是份内事儿。而Z教授虽其貌不扬,却有着金子一般善良的心,对我这个异国来的学生满是尊重和支持,给她做助教那半年最有成就感。
总的来说,美国大学里的大多数教授都是很好的。研究和教学活动有着很强的独立性,不太容易派出什么活儿来。每周16个小时干不满是常事儿,拿着奖学金不用干活的时候居多。

我在美国大学做助教工作的经验是,教授有活儿叫你一定要痛痛快快答应,尽全力干好,不会做就去问去学,不能以功课作业多为由推脱,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。当好助教,态度第一重要。
在这里补充一点,在美国想获得奖学金也不止当助教一个途径,在申请大学时,可以到这些大学网站上查找奖学金信息以及申请办法。有些奖学金是针对整个大学的,有些是只针对大学下面的某个学院或专业的。

欢迎访问兆宏留学(世宇通教育咨询)美国留学教育,欢迎资讯世宇通留学顾问
了解更多留学资讯及各类干货,欢迎扫码下方二维码,订阅公众号
分享到: